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7.8级地震

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张肇诚 罗咏生 郑大林

 

 

前言 | 地震基本参数 | 地震地质背景 | 烈度分布 | 地震序列 | 震源机制解和主破裂面
地震台网及前兆异常 | 前兆异常特征分析 | 参考文献和参考资料

 

前 言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在河北省唐山市发生7.8级强烈地震,震中烈度高达Ⅺ度。同日18时45分,又在距唐山40余km的滦县商家林发生 7.1级地震。震中烈度为Ⅸ度。强烈地震的发生,使唐山这座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工业城市遭到极其严重的损失。根据有关方面统计,这次地震造成24万2000余人死亡,16万4000余人受伤。与唐山地区毗邻的天津市遭到Ⅷ至Ⅸ度破坏。北京虽为Ⅵ度波及区,但个别地点烈度达到Ⅶ度。唐山地震不仅震撼冀东,殃及京津,而且波及辽、晋、豫、鲁、内蒙古等1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其破坏程度与1679年9月2日发生在三河、平谷一带的8级地震相近,而伤亡则更为惨重。这次地震造成的损失总计约为100亿元。

    唐山地区历史上没有发生过7级以上的强震,仅在滦县附近有过6级地震,因而唐山市过去被定为不设防的Ⅵ度区。尽管唐山市作为一个可能发生强烈地震的地点未曾被明确地指出过,然而,包括唐山市在内的京津唐渤地区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见解,自邢台地震之后却不止一次地被强调提出。因此,自1966年起在这一地区逐步建立起测震和其他多种前兆观测项目组成的台网,使京津唐地区成为我国台网较密、项目较多的观测区。

    唐山地震前后地震活动、地形变、地电、地磁、重力、地下水化学组分和水位等多种项目观测到了中、短、临和震后变化。各阶段的异常此起彼伏、错综复杂,震后逐渐恢复或趋于平稳,为大地震的研究提供了一次较完整的前兆观测资料[1]。1974年国家地震局召开了“华北及渤海地区地震趋势会商会”,会上据多数人意见提出华北一二年内可能发生5-6级地震的若干危险区,其中首先提到的就是京津一带、渤海北部。国务院为此进行了部署1)。震后,国家地震局及时组织了宏观考察与研究[2]。1979年4月,国家地震局决定把唐山地震的科学技术总结列为重点研究项目,并责成有关单位在广泛收集、核实震前及震后各种观测资料的基础上,开展深入研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1980年8月,国家地震局召开了“唐山地震总结阶段成果交流会”,并责成分析预报中心负责组织编写《一九七六年唐山地震》一书[1]。目前有关唐山地震的内部和公开出版的文献资料有数百篇。此次,参考1983-1985年地震前兆清理及有关研究工作结果,对其中的主要内容和资料进行了再研究、审查和补充。

   

地震基本参数

    1976年7月28日先后发生的唐山7.8级和滦县7.1级地震,全国绝大多数地震台基式仪(SK型)记录均出格,无法据此测定震级,只有少数地震台的513型中强震仪记录可以使用。主震基本参数的测定主要根椐全国一些基本台和唐山附近的部分区域台中较可靠的观测资料。国内外的一些测定结果略有差别,列于表1。

表1  地震基本参数表

Table 1  Basic parameters of the earthquake

编号

发震日期

发震时刻

震 中 位 置

震级(MS)

震源深度(km)

震中地名

结果来源

年 月 日

时 分 秒

  纬

  经

1

1976 7 28

03 42 54

39°24′

118°00′

7.8

22

唐山

[3]

2

1976 7 28

03 42 56

39°38′

118°11′

7.8

11

唐山

[1]

3

1976 7 28

03 42 53

39°28′

118°12′

7.8

9

唐山

[1]

4

1976 7 27

19 42 54

39.56°

117.87°

7.6

10±1.5

唐山

ISC(Pas.)

 

 

   ±1.6

±0.025

±0.026

7.9

(pP-P)

 

ISC(NEIS)

    注:ISC (International Seismological Centre)所采用的国际标准时相当于北京时间减去8小时。其震源深度凡用pP―P测定者已注明,未加注者是用走时表求出的。 2. Pas.(Pasadena)为美国加州帕萨迪那地震台。 3. NEIS(National  Earthquake  Information  Service)为美国国家地震服务处。

 

地震地质背景

    新生代以来的华北断块区北界是赤峰-开原东西向断裂带,南界是秦岭北缘-肥中-响水河断裂带,西界是贺兰山-六盘山南北断裂带,东界在海域内[4](图1)。其间由各次级深大断裂围限出鄂尔多斯隆起带、山西隆起带、华北平原拗陷带、鲁西-皖北隆起带、胶辽隆起带、阴山-燕山隆起带。

    唐山震区位于阴山-燕山隆起带东段的燕山隆起和华北平原拗陷带北部的冀渤凹陷的结合部位,在燕山隆起一侧。

    唐山震区位于玉田东南莫氏面隆起的斜坡上,其地壳厚度约32-35km,比周围地区薄2-3km,受宁河-昌黎深断裂、丰台-野鸡坨大断裂、滦县-乐亭断裂和蓟运河断裂的切割,唐山地区形成了一个北东向的菱形块体(图2),菱形块体西南界蓟运河断裂与块体西南发育的北北东向沧东断裂带相交。菱形块体内部盖层中发育有北东向唐山断裂带和近东西向的丰台-丰南断裂;莫霍面及其以下发育有北东向的唐山壳下断裂。盖层断裂与壳下断裂没有连通。这个连通性不好的复杂构造闭锁区可能就是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

1  华北断块区新生代和现代活动性构造与震中分布图[1]

Fig.1  Cenozoic and modern active tectonics of Northern China        fault block area and epicenter distribution of historic        earthquakes

       1.华北断块区边界断裂;   2.次级断块边界断裂;   3.重要的大断裂;

地震震中:  4. M≥8.0; 5. M=7.0-7.9; 6. M=6.0-6.9; 7. M=5.0-5.9

 

    唐山7.8级地震前,华北地区现代构造运动基本上是继承性活动。仅见怀来盆地、冀中凹陷和黄骅凹陷反常上升,而胶东半岛的蓬莱地区却反向下沉(图3)。唐山地区1954-1967年略有上升,平均变化速率0.2mm/d;1967-1969年上升速率为8.8mm/d;1969-1972年下降速率为8.3mm/d;1972-1975年略有回升,速率为2.7mm/d。其下沉沿北东向条带分布且有一个由南西向北东伸展的过程;上升呈东西向分布,有一个由北向南的扩展过程[图4(a)-(f)]。由1971年前的水平地形变资料可知(1972年至震前没有资料),唐山震区1971年前水平地形变量不大,但可见整个震区相对于周围地块呈现逆时针的扭转(图5)。

2  唐山地区断裂构造图

Fig.2  Fault structure diagram in Tangshan region

       1.壳下断裂;2.基底断裂;3.盖层断裂;4.正断裂;5.逆断裂;

       6.水平剪切断裂;7.性质不明断裂;8.海陆界线。

     断裂名称∶ ①宁河-昌黎断裂;②丰台-野鸡坨断裂;③滦县-乐亭断裂;

            ④蓟运河断裂;⑤唐山断裂带;⑥丰台-丰南断裂;⑦沧东断裂

 

 

3  1967-1973年华北地区地壳垂直形变图

Fig.3  Vertical deformation diagram of crust in Northern China        region(1976-1973)

       垂直形变等值线间距为20mm,中间加密间距为10mm,以虚线表示,其它

       间距等值线均以数字注明

 

 

4  唐山地区垂直形变图

Fig.4  Vertical deformation diagram in Tangshan region

        (a) 1954-1959; (b) 1959-1969; (c) 1968-1969;

        (d) 1969-1970; (e) 1970-1972; (f) 1972-1975

 

 

 

5  唐山地震前1960-1971年地壳水平形变图

Fig.5  Horizontal deformation diagram of crust before the Tangshan        earthquake(1960-1971)

 

烈度分布

 

据何景昊等资料[1],唐山7.8级地震宏观震中取极震区几何中心,位于唐山市路南区,约为北纬39.6°,东经118.2°,与微观震中基本一致(图6)。

6  唐山7.8级地震等震线图

Fig.6  Isoseismal map of the M=7.8 Tangshan earthquake

 

    宏观考察结果表明,唐山7.8级地震极震区烈度为Ⅺ度。主要分布在唐山市内,等震线长轴方向大致呈北东 50°,平面上呈椭圆形,长 10.5km,宽3.5-5.5km,面积为47km2

    X度区等震线长轴走向沿北东45-50°方向延伸,呈北东窄,南西宽的瓢形,长35km,最宽处达15km,面积约为370km2

    Ⅸ度区总体为一北东向的不规则椭圆形,长轴长78km,短轴长42km,面积约为1800km2

    Ⅷ度区总体形态呈一卵状圆形,长轴长120km,短轴长84km,面积约为7270km2

    Ⅶ度区总体形态基本与Ⅷ度区相似,呈北北东向不规则的椭圆形,长轴长240km,短轴长150km,面积约为33300km2

    Ⅵ度区大致以承德、怀柔、房山、肃宁、沧州一线为界。

    V度区北起辽宁省黑山及内蒙古多伦,南至山西省和顺及山东德州,西至山西太原,面积约为22万km2(图7)。

7  唐山7.8级地震Ⅴ度区范围示意图

Fig.7  Sketch of the range of intensity V of the Tangshan

       earthquake

 

    有感范围北到满州里,南到河南省正阳,西到宁夏的吴忠,长轴长达2142km,面积约为217万km2(图8)。

    极震区内出现了一条与构造有关的地震裂缝带,总长大于8km,总宽约30m,总体走向为北东30°。裂缝带两侧呈右旋水平扭动,具典型的张扭性质,由十几条扭裂缝呈反排雁列组成。水平右旋扭距最大达2.3m,南东盘下落0.2-0.7m。较大的雁列状裂缝带有5条。在长达8km主地震裂缝带通过的地区,地面运动强烈,地面位移、上下颠动现象明显。极震区下面地下工程的主体结构,无论其埋藏深度如何,一般均无严重损坏。地下采空区的地面破坏亦无明显加重的现象。

    除主裂缝带以外,震区尚见几条次级地震裂缝带。

    X度区至Ⅷ度区内地震裂缝也很普遍。Ⅺ度区至Ⅶ度区内到处可见喷水冒砂的现象,在沿海地区和含液化砂层地区更为严重。

    在不同地震烈度区内,受构造、地壳介质及浅层地基基础等多种局部因素的控制,分布有多个高烈度异常区或低烈度异常区。

    唐山7.8级地震后,当日下午在滦县北部又发生7.1级地震,两次地震破坏的叠加给烈度评定造成了困难。经考察, 7.1级地震极震区的烈度定为Ⅸ度,并划出了Ⅷ度区的北半部线(图6)。

    烈度与考察情况详见文献[1]。

8  唐山7.8级地震有感范围略图

Fig.8  Sketch of  felt area of the M7.8 Tangshan earthquake

 

地震序列

     1966年邢台地震以前,京津唐张地区只有一个白家疃地震台。 1966 年邢台地震和1975年海城地震后,为监视京津地区的地震活动,陆续增建了一批台站。1966-1976年建立的地震台网列于表2,台站分布见图9。因此,1976年唐山地震前京津唐张区域性地震观测台网己初具规模,可以监测到唐山地区(昌黎以东和渤海湾除外)S≥ 1.0级的地震。距唐山500km范围内1976年地震前共有地震台66个。除五次6.0级以上地震外,唐山地震序列中其他地震的参数主要是由区域台网测定的。

2  北京电讯传输地震台及唐山区域地震台一览表[1]

Table 2  Schedule of stations of the Beijing teletransmission network and in Tangshan area

序号

台站名称

台站所在地区

  器

放大倍数(万)

喇叭沟门

北京

62型

20

怀来

河北怀来

62型

10

 

下花园

河北张家口

62型

平谷

北京

62型

10

马道峪

北京

62型

20

车耳营

北京

62型

10

 

龙泉寺

北京

62型

10

周口店

北京

62型

10

白家疃

北京

62型

20

桐柏

河北安次

62型

0.5

太师屯

北京

DD-1型

20

10

南山村

北京

DD-1型

20

11

上房山

北京

DD-1型

25

12

文安

河北文安

HS-1-1型

10

13

张家口

河北张家口

DD-1型

10

14

涞源

河北涞源

DD-1型

30

15

完县

河北完县

DD-1型

10

16

黄壁庄

河北平山

DD-1型

10

17

涿鹿

河北涿鹿

DD-1型

20

18

昌黎

河北昌黎

DD-1型

5.7

19

承德

河北承德

65型

30

20

芦台

河北宁河

HS-1-1型

2.5

21

三里河

北京

DK-1型

0.1

22

陡河

河北唐山

DD-1型

4.5

23

迁西

河北迁西

DD-1型

24

滦南

河北滦南

DL-1型

2.8

25

北戴河

河北秦皇岛

DD-1型

1.7

26

宽城

河北宽城

DD-1型

16

27

建昌

辽宁建昌

DL-1型

10

28

塘沽

天津

DD-1型

0.3

29

徐庄子

天津

DD-1型

0.8

30

青光

天津

DD-1型

0.6

: 1.表中1-21序号的地震台,属于北京电讯传输台网。2.怀来台原称沙城台,1971年11月由下花园迁移至此,原台随即停止观测。3.龙泉寺台为1971年8月由车耳营台迁移至此的,原台随即停止观测。

    唐山地震序列是一个没有直接前震的地震序列,至1980年底止释放的地震能量已达到3.78×1016J。在该序列中最重要的事件是三次7级左右地震,其中 7.8级地震的地震波能量是 3.16×1016J,占全序列释放的地震波能量的 83.4%; 7.1级的占7.5%;6.9级的占3.7%。除这三次地震外,还有两次6级以上强余震(见表3)。据此,吴开统等认为2):唐山地震序列属于多主震型地震。邱群则认为[5]:唐山地震序列的b值较高,而主震和强余震释放的能量占整个序列能量的80%以上,唐山地震应属于主震型地震。

    图10是S≥0.8级地震按半级分挡得到的b值曲线。这说明唐山地震是一个大小地震都很多,且地震频度的对数与震级呈较好线性关系的地震序列。S≥5.0级地震的-t图和应变释放曲线见图11、12。

9  北京电讯传输台网及唐山区域地震台的分布[1]

Fig.9  Distribution of Beijing tele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

       networks and seismic stations in Tangshan region

       台站编号与表3一致

 

 

10  唐山地震序列MS≥5.0地震M-t图[1]

Fig.10  M-t_diagram for MS≥5.0 earthquakes of the Tangshan

        earthquake sequence

        不含7.8级主震

 

3  唐山地震序列6级以上地震的基本参数[1]

Table3  Basic Parameters of M6 events of the Tangshan earthquake sequence

编号

发震日期

发震时刻

震中位置

震级(MS)

震源深度(km)

震中地名

年 月 日

时 分秒

北纬

东经

 

1

1976 7 28

03 42 56

39°38'

118°11'

7.8

11

唐山市

2

1976 7 28

07 17 32

39°27'

117°47'

6.2

19

宁河镇

3

1976 7 28

18 45 37

39°50'

118°39'

7.1

10

滦县商家林

4

1976 11 15

21 53 01

39°24'

117°42'

6.9

17

宁河芦台

5

1977 5 12

19 17 54

39°23'

117°48'

6.2

18

宁河尖字沽

 

11  唐山7.8级地震序列b值曲线[1]

Fig.11  b-value curve for the M=7.8 Tangshan earthquake

 

 

 

 

12  唐山地震序列的应变释放曲线[1]

Fig.12  Strain release curve for the Tangshan earthquake sequence

 

 

   余震分布范围较广,密集分布的面积约为5800km2(见图14)。其中,可进一步分出能量相对集中的三个区域,即唐山地区、滦县-卢龙地区及宁河附近地区,它分别与7.8级地震、7.1级地震和6.9级地震相对应。

    鉴于唐山地震序列持续时间长、起伏波动大,不能按常规的办法将其余震活动仅划为早期和晚期。基于反映地震特征量的不同,将该序列划为早期、初期、中期、晚期四个阶段[30],序列的b值和p值均按以上四个阶段分别统计给出(见图13和表4)。

13  唐山7.8级地震序列分阶段b值曲线(ML≥2.5)[1]

Fig.13  b-value curves for the Tangshan earthquake sequence in

        various periods(ML≥2.5)

        1.早期,1976.7.28 03时42分-7.30 03时42分;

        2.初期, 1976.7.30 -1976.11.30;

        3.中期, 1976.12-1977.7; 4.晚期,1977.8-1979.12

 

4余震活动分期与b值、p值统计表[1]

Table 4  Dividing periods of aftershocks and corresponding b and p-values

  期

  期

  期

  期

  期

起止时间

1976.7.2803:42-7.3003:42

1976.7.3003:42-11.30

1976.12-1977.7

1977.8-1979

余震序列的p、b值

p=0.29

p=1.10

b =0.79

p=0.90

p=1.57

b =0.85

p=1.44

b=0.90

P=1.44b=0.97

全序列的p、b值

p=0.95      b=0.69

注:早期阶段,即1976年7月28日 7.8级主震后至7月30日03时42分止,滦县7.1级地震前的p值为p1=0.29;7.1级地震后p值增加,其值为p=1.10;初期阶段,即1976年7月30日03时42分至1976年9月30日以前的p值为p=0.90,1976年10月以后p值增加,其值为p=1.57。全序列p值,时间从1976年7月至1980年8月。

14  唐山地震序列余震震中分布图(1976.7.28-1979.12.31)[1]

Fig.14  Epicenter distribution of aftershocks of the Tangshan

        earthquake sequence (1976.7.28-1979.12.31)

        在用虚线标示的余震密集区内,只标出M≥3.0级地震的震中

 

震源机制解和地震主破裂面

     使用全国基准台、区域台以及国外地震台的P波初动符号资料,不同作者分别求得了不同的震源机制解(见表5,图15)。

5  唐山7.8级震源机制解

Table 5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 for the M 7.8 Tangshan earthquake 

编号

  面  Ⅰ

节 面 Ⅱ

  轴

  轴

  轴

  轴

  轴

结果来源

走向

倾向

倾角

走向

倾向

倾角

方位

仰角

方位

仰角

方位

仰角

方位

仰角

方位

仰角

 

1

NE41

SE

85

NW51

NE

70

NE86.5

18

NW13.5

10

102

69

131

5

39

20

[5]

2

30

120

90

120

210

89.9

75

0.01

345

0.01

210

89.9

30

0.01

300

0

[6]

3

35.6

125.6

80

122.5

32.5

73

260

19.4

168

4.9

65

70

212.5

17

305.6

10

[7]

4

20

NW

86

113

SW

88

 

 

 

 

 

 

 

 

 

 

[8]

5

40

NW

80

130

 

90

 

 

 

 

 

 

 

 

 

 

[8]

6

25

 

90

115

NE

80

71

7

340

7

205

 

25

10

115

0

[9]

说明:编号为1的震源机制参数的符号矛盾比为21%;编号为2的震源机制参数的符号矛盾比为4%;编号为3的震源机制参数的符号矛盾比为18%。

15  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震源机制解。

Fig.15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 for the M=7.8 Tangshan earthquake

        on July 28, 1976

        (a) 据[5];   (b) 据[6]

 

    根据地质构造、烈度分布、余震分布和形变特征等认定北东向节面是地震的主破裂面。

    张之立等[6]使用P波初动资料确定北东 30°的节面为断层面[图15(b)]。沿北东方向的破裂长度为70km,沿西南方向的破裂长度为45km。

    国外,巴特勒等[8]采用一个对称双侧破裂的有限移动源模式,对唐山地震的震源参数也进行过分析。其计算结果是,唐山地震沿北东和西南两个方向的破裂长度均为70km。

地震台网及前兆异常

唐山地震的前兆比较丰富。经过地震前兆的清理和此次工作审核,表明《一九七六年唐山地震》一书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这次地震的基本情况,辑入的绝大多数资料是可靠的,仅对个别异常的认识和评价存在争议。有一些台站资料和异常在各手段的清理中没有涉及,工作中据该书和有关研究结果进行了审查。本报告对距震中500km内的台站和异常情况作了全面的统计和补充。在该范围内,测震、地形变、地电、地磁、重力、水化学、水位、地应力等八种观测手段,计有综合和单项地震台136个(图16),累计观测188个台项。不同震中距范围内定点观测台站的异常统计总体情况见表6-1、表6-2,异常分布图情况见图17-19。

16  唐山地震前观测台站分布图

Fig.16  Distribution of observation stations before the Tangshan         earthquake

 

 

 

 

 

17  唐山地震中期异常分布图

Fig.17  Mid term anomaly distribution before the Tangshan

        earthquake

        (定点水准、视电阻率、地磁、重力、水氡、水位、地应力

 

 

 

18  唐山地震短期异常分布图

Fig.18  Short term anomaly distribution before the Tangshan

        earthquake

        (定点水准、视电阻率、地磁、重力、水氡、水位、地应力)

 

 

 

19  唐山地震临震异常分布图

Fig.19  Imminent anomaly distribution before the Tangshan

        earthquake

        (定点水准、视电阻率、地磁、重力, 水氡、水位、地应力)

 

 

6-1  不同震中距(Δ)范围内异常数量统计表(一)

Table 6-1  numbers of anomalies in the areas of various epicentral distances

6-2  不同震中距(Δ)范围内异常数量统计表(二)

Table 6-2  numbers of anomalies in the areas of various epicentral distances

  唐山地震异常较多,因已有专著发表[1],本报告仅把主要异常情况及补充资料列入表7和图20-48供参考使用。

7-1  测震学  主要异常情况登记表

Table  7-1  Main anomalies in seismometry

 

7-2  地形变  主要异常情况登记表

Table 7-2  Main anomalies in ground deformation observation

 

表7-3  视电阻率  主要异常情况登记表

Table 7-3  Main anomalies in apparent resistivity observation

 

表7-4  地磁  主要异常情况登记表

Table 7-4  Main anomalies in geomagnetic observation

 

表7-5  重力  主要异常情况登记表

Table 7-5  Main anomalies in gravity observation

 

表7-6  水化学  主要异常情况登记表

Table 7-6  Main anomalies in hedrochemistry observation

 

7-7  地下水位  主要异常情况登记表

Table 7-7  Main anomalies in ground water observation

 

表7-8  地应力  主异常情况登记表

Table 7-8  Main anomalies in stress observation

 

表7-9  宏观  主要异常情况登记表

Table 7-9  Main anomalies in macrophenomena observation

 

表7-10  其他类  主要异常情况登表

Table 7-10  Main anomalies in other items

 

20  唐山大震前地震能量、频度随时间变化曲线[10]

Fig.20  Curves for earthquake energy and frequency changing

        with time before the Tangshan earthquake

 

 

 

21  京津唐渤张东区地震活动性参数随时间的变化[11]

Fig.21  Variation of seismologic activity parameters with time in         the east area of Beijing-Tianjin-Tangshan-Bohai-

        Zhangjiakou

       ① ML3.0 级地震频度;  ② 2.0<ML<3.0地震频度;      

       ③ 1.5≤ML≤2.0地震频度

 

 

 

 

22  唐山大震前3年地震能量释放图[12](1973.7.28-1976.7.27)

Fig.22  Energy release diagram before the Tangshan earthquake

        three years(1973.7.28-1976.7.27)

         图中实线,长、短虚线分别为文献[8],[9],[10]给出的主震节面   

 

 

 

23  唐山地震前后(1970-1984. 7)各主要地震带小震的月频率[13]

Fig.23  Monthly frequency of small earthquakes in each major

        seismic belt before and after the Tangshan earthquake

        (a)  海城-菏泽地震带(M≥2.7);

        (b)  大华北地区北部条带(唐山至五原)( M≥2.7);

        (c)  鄂尔多斯地块南缘(MS≥1.0); d)鄂尔多斯地块西缘(M≥2.7);

        (e)  鄂尔多斯地块东缘(M≥2.7);

        (f)  唐山-邢台地震带(M≥2.7);

        (g)  鄂尔多斯地块北缘(M≥2.7);

        (h)  陕、鄂、川  交界地区(M≥2.7)

 

 

24  唐山大震前燕山地震带三个分区中的地震频度(M≥4.0) (a) 和b值变化

      图 (b)

Fig.24  Seismic frequency(a) and b-value(b) diagram in three

        subareas of Yanshan seismic belt before the Tangshan

        earthquake

 

 

25  唐山7.8级地震前区域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14]

Fig.25  Space distribution of regional seismicity before the M7.8         Tangshan earthquake

        (1973.2-1976.7.27)

 

 

 

26  唐山7.8级地震前M≥3.0级地震震中分布图[17]

Fig.26  Epicentral distribution of M≥3.0 earthquakes before the         M7.8 Tangshan earthquake

        (1975-1976.7.28)

 

 

 

27  唐山7.8级地震前不同时段京、津、唐、渤地区地震震中分布图[15]

Fig.27  Epicentral distribution of _Beijing-Tainjin-Tangshan-Bohai         earthquakes in various periods before the M7.8 Tangshan         earthquake

        (a)1972.1-1973.2;(b)1973.3-6;(c)1973.7-1974.2;

        (d)1974.3-11;(e)1974.12-1975.11.10; 

        (f)1975.11.11-1976.7.27。

        (图中虚线指[15]所示的围空)

 

 

28  京、津、唐、张地区M≥3.0级地震震中分布图[10]

Fig.28  Epicentral distribution of M≥3.0 earthquakes in

        Beijing-Tainjin-Zhangjiakou region

         (a) 1973.5-1976.6; (b) 1976.7-1977.12; (c) 1978.1-1980.12

 

 

29  唐山7.8级地震前的小震震中分布图[16]

Fig.29  Epicentral distribution of small earthquakes before the   

        M7.8 Tangshan earthquake

       (1962-1976.7;MS≥2.3)

 

 

 

 

30  唐山7.8级地震前的震群分布图[18]

Fig.30  Distribution of swarms of earthquakes before the M7.8         Tangshan earthquake

 

 

 

31  华北第三活动期(1484-1730)和第四活动期(1815年来)MS≥5 级地震的

      震中分布图[11]

Fig.31  Epicentral distribution of MS≥5  earthquakes of the

        third active period (1984-1730) and the fouth active

        period (since 1815)

        1.海岸线; 2.山区、平原分界线; 3.华北块体边界;

        4.第三活动期大释放阶段地震;  5.第四活动期大释放阶段地震; 

        6.第三活动期大释放阶段前地震; 7.第四活动期大释放阶段前地震

 

 

32  华北地区地震震中分布图 (1894-1976年MS≥4 )[11]

Fig.32  Epicentral distribution of earthquakes in Northern

        China(MS≥4 , 1894-1976)

         1.海岸线; 2.山区平原分界线; 3.1966年发生的大震;

         4.1894-1965年地震; 5.加速活动阶段里的地震

 

 

33  唐山7.8级地震的孕震空区(a)及空区形成前的地震空间分布(b)[24]

Fig.33  Seismogenic gap of the M=7.8 Tangshan earthquake (a) and         seismic space distribution before the formation of the

        gap (b)

 

 

 

34  华北北部地区4级以上地震震中分布图 [15]

Fig.34  Epicentral distribution of M≥4 earthquakes in the north

        area of North China

        (1960年8月至唐山地震前)

 

 

35  唐山地区及其外围地区波速比的平面分布[20]

Fig.35  Plain distribution of wave velocity ratio in Tangshan         region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36  唐山7.8级地震前平均波速比随时间的变化[20]

Fig.36  Variation of average wave velocity ratio with time before         the M7.8 Tangshan earthquake

 

 

 

37  唐山7.8级地震前和达曲线曲率系数β随时间的变化[20]

Fig.37  Variation of the curvature coefficient β of Wadati curve

        with time before the M7.8 Tangshan earthquake

 

 

 

38  唐山地区及其外围地区和达曲率系数β的平面分布[20]

Fig.38  Plain distribution of the curvature coefficient β of

        Wadati curve in Tangshan region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

 

 

 

 

 

39  唐山7.8级地震前纵波速度随时间的变化[20]

Fig.39  Variation of compressional wave velocity with time before         the M7.8 Tangshan earthquake

 

 

 

40  唐山7.8级地震前振幅比随时间的变化 [20]

Fig.40  Variation of amplitude ratio with time before the M7.8         Tangshan earthquake

 

 

 

 

41  昌黎台记录的地震垂直向P波初动符号矛盾比的变化[11]

Fig.41  Variation of the first motion signal contradiction ratio

        of vertical P wave recorded by Changli station

 

 

42  唐山7.8级地震前振幅比的平面分布[20]

Fig.42  Plain distribution of the amplitude ratio before the M7.8         Tangshan earthquake

 

 

 

 

43  大灰厂基线、水准曲线图3)

Fig.43  Base line and leveling curve at Dahuichang

        说明:1.图中曲线代表断层上盘相对于下盘的活动;

              2. 水准曲线向上表示断层上盘上升。垂直

        基线曲线向上表示缩短、受压。斜交基线曲线向上表示断层上盘相对于下盘呈现反扭活动。

 

 

 

44  京津地区Q值分布示意图[21]

Fig.44  Sketch of Q value distribution in Beijing-Tainjin region

        (1966年4月至唐山大震前)

 

 

 

45  大灰厂基线变化曲线图 3)

Fig.45  Variation of base lines at Dahuichang

 

 

 

46  唐山电厂水氡五日均值图 5)

Fig.46  Diagram for 5-day mean values of radon content in water at         Tangshan Thermal Power Plant

 

 

47  地磁垂直分量日变低点位移分布图(1976. 7. 4)  (据丁鉴海)

Fig.47  Displacement distribution of day range lower point of  

        geomagnetic vertical component

 

 

 

48  宝坻氟离子月均值曲线6)

Fig.48  Curve for monthly mean value of Fˉ in Baodi

 

     一些情况说明如下:

    1._大灰厂、牛口峪形变于 1980年后再次出现大幅度异常。 对1975-1976年的异常存在两种认识: 一种认为,根据时间序列[26]以及综合判断7),唐山地震前和1980年后两次异常性质不同,前者为地震异常,后者为干扰;另一种认为,两次均为干旱所造成[27],大震的异常在此背景下难于识别。

    2.唐山重力测点I,由于震前没有进行大地测量联测工作,缺少实测的形变改正资料,地震前后观测数据难于衔接,存在不同的分析。

    3.对唐山地震前数年,地下水位1972-1975年夏这一阶段的趋势性下降异常存在不同意见。一种认为属地震异常[1 ,28], 另一种认为是干旱和过量开采造成的[29],8)

    4.在地磁前兆的清理研究中,对昌黎台地磁异常的可靠性的认识取得了��一致的肯定意见。此外,还提出了地磁场总强度、流动磁测、垂直分量功率谱分析、地磁短周期变化等异常信息[31]。表明在唐山周围,到天津北部、北京东部可能存在一定范围的地磁场异常,这与文献[1]中240页给出的参考值分布图是一致的。

    5.就唐山地震的测震学前兆,1981年以来开展了较多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对异常的认识[10 -24]

    唐山地震为地震前兆和大地震预报的探索提供了比较丰富的资料,对前兆资料的继续深入研究、发掘与分析有重要的实用和科学价值。

前兆异常特征分析

    唐山地震前后数年,在数百公里范围内多种项目观测到异常变化,记录了一次大地震前后多种自然现象变化的比较完整的过程。该过程可分为长期、中期、短期、临震和震后五个阶段。长期异常资料较少, 出现在1966-1971年,表现为震中区附近地壳缓慢升降及较小地震的频度减少和较大的地震开始活动。1972-1975年底为中期趋势异常阶段,表现为:华北大范围内≥4级地震呈现条带状活动,燕山带≥4级地震向唐山附近丛集,京津唐地区小地震综合断层面解中初动符号的矛盾比下降,唐山及周围地区b值下降、小震活动形成空区;重力值趋势性上升;地下水位趋势性下降;地下水氡含量上升;视电阻率下降;唐山外围地区断层活动加强;唐山附近地磁场出现异常等。1976年的1-7月(主要在4月前后)为短期异常阶段,其主要表现为华北震群活动加强和震中附近小震活动平静,多种项目的中期趋势性异常出现转折性加速变化(恢复、转平、或同方向加速),出现新的趋势异常点或项目,在个别点上有零星的突发性异常现象。震前半月为临震异常阶段,水氡、视电阻率、地下水位、油井动态、地应力 (电感法)等出现突发性异常,震前1周微宏观异常逐步增多,震前1-2d,动物、地下水等宏观异常大量涌现。震后多数观测项目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化,然后逐步趋于平稳,大多数于1978年底前后恢复到正常水平,或在新的动态基线上稳定下来。这些前兆异常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震前多种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观测项目出现异常,种类多,数量较大,在时空分布上与大地震的发生有很好的联系,构成综合性异常图象。

    2.异常可划分为趋势性异常和突发性异常两大类,前者又可分为缓慢趋势性变化和加速趋势性变化两类。

    3.异常发展的阶段明显,可分为长、中、短、临阶段。

    4.异常距震中的空间展布可达500km,个别点达到600余km,相对集中在200多km的范围内。

    5.异常的分布不均匀,沿构造带分布较远,但并非所有的观测点都出现异常。根据7种手段的Ⅰ、Ⅱ类观测资料统计,500km内约40%的点,200km内约50%的点,100km内约70%的点出现异常(表6-2) 。

    6.前兆异常在种类、时、空、形态、幅度诸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复杂性,尤以短临异常阶段最为突出。

    唐山地震取得了比较丰富的观测资料,虽已作了许多工作,但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异常的识别多为定性的图象分析,定量研究较薄弱,还存在一些有争议的异常,需通过各种统计分析和综合比较研究来解决;前兆机理和孕震过程有待进一步研究,以揭示地震前兆复杂性的物理解释,提取可靠的前兆信息和预报指标;前兆现象尚可进一步发掘。

经验与问题

    唐山地震没有能够作出短临预报,表明我们还没有掌握地震孕育、发生、发展的规律,但观测资料和预测实践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地震前兆的复杂性,短临阶段的特殊性,以及实践、认识和理论上的局限性是唐山地震没能够作出短临预报的科学原因。其经验与问题归纳如下:

    1.对长中期地震背景形势估计不准确,原长中期预报的原则需要重新审会议。地震区划图上唐山为不设防的Ⅵ度区,震前虽发现许多异常,但对地震背景的估计却一直未能突破5-6级。

    2.唐山地震以丰富的观测资料再次说明地震是有前兆的,存在阶段性的孕震过程等一般规律,但同时又揭示了地震前兆,特别是短临前兆的复杂性。唐山地震使我们第一次观测到了较完整的短临异常及震后变化,预测强震的有效途径必须从复杂性中去探索。

    3.短临预报是实现地震预报、减少损失和伤亡的关键,掌握地震孕育过程中短临阶段的前兆规律及物理过程是突破地震预报的重要环节。

    4.建立现代化的实时传输处理系统是实现短临预报的重要技术条件。唐山地震前虽有大量的临震突发性异常,但未能及时集中到有关部门。特别是在一无前震,二又临震异常出现很晚情况下,信息传递显得更加重要。这一状况必须改变。

    5.异常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大地震的预报应根据长时间、大范围、多项目的资料进行综合判断。发展综合预报研究,建立、健全综合分析预报系统是解决预报问题的有效途径。

 

 

参 考 文 献

 

 

[1]梅世蓉等,一九七六年唐山地震,地震出版社,1982。

[2]国家地震局科研处,唐山地震考察与研究,地震出版社,1981。

[3]顾功叙等,中国地震目录(公元1970-1979年),地震出版社,1983。

[4]张步春、蔡文伯,华北断块构造单元的划分及其边界问题,华北断块的形成与发展,

     科学出版社,1980。

[5]邱群,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7.8级地震的发震背景及其活动性,地球物理

     学报,Vol.19, No.4,1976。

[6]张之立等,唐山地震的破裂过程及其力学分析,地震学报,Vol.2,No.2,1980。

[7]张之立等,唐山地震震源机制,唐山地震考察与研究,地震出版社,1981。

[8]Butler,R.,Stewart,  G. S.and Kanamori, H., The July 1976 Tangshan,

     China Earthquake -- a complex sequence of intraplate events,  Bull.

     Seism. Soc.Am.,Vol.69,No.1,1979.

[9]鄢家全等,中国及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的区域特征,地震学报,Vol.1,No.1,1979。

[10]华祥文,大地震前地震活动的异常变化,地震,No.3,1985。

[11]陈章立等,唐山7.8级强震孕育过程的地震活动性特征,西北地震学报,Vol.3,No.4

        1981

[12]马鸿庆等,唐山大震前后京津唐张地区地震能量释放特征,地震科学研究,No.4, 

        1982。

[13]李永善等,大华北地区地震活动骨架及1970年以来10次强震前的地震异常 

       信息,地震,No.2,1985。

[14]陈章立等,大震前区域地震活动性特征,国际地震预报讨论会论文选,地震出版社,

       1981。

[15]刘蒲雄,唐山大震前的地震空区和围空地震的机理,地震学报,Vol.6,No.3,

       1984。

[16]张嘉延,河北省S≥5.5级地震前的地震活动特征,地震,No.3,1983。

[17]何志桐等,唐山大地震的中期前震特征(英文),地震研究,Vol.6,增刊,

       1983。

[18]秦保燕等,大震前震源外围区高b值震群产生的一种物理机制,地震,No.6,1983。

[19]傅征祥等,唐山大地震前震源区及其邻近的异常变化特征,地震研究,Vol.4,No.2,

        1981。

[20]冯德益等,唐山7.8级强震前地震波特性的异常变化,西北地震学报,Vol.3, No.1,

        1981

[21]林邦慧等,京津地区Q值及平均应力降的分布特征,地球物理学报,Vol.25, No.4,

        1982

[22]陈章立等,华北地震活动的成象特征,地震,No.3,1983。

[23]华祥文,唐山强震前后北京、天津周围地区应力的变化过程,地震学报,Vol.2, No.2,

        1980

[24]沈建文等,孕震空区地震活动性的动态意义,地震,No.6,1982。

[25]张  炜等,地下水氡含量离散度变化与地震短临前兆,地震学报,Vol.9,No.3,

       1987。

[26]韩大宇等,用疏系数混合回归建模方法分析地震前后形变资料,中国地震,Vol.1,No.2

        1985

[27]吴帮素等,唐山大震前后北京大灰厂台、牛口峪台形变异常原因的讨论,中国地震,Vol.2,

        No.21986

[28]王雅灵等,唐山地震前咸水层水位动态,地震战线,No.6,1978。

[29]国家地震局地下水影响因素研究组,地震地下水动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地震出版社,

        1985。

[30]吕培苓等,唐山余震序列的分期分批特征,西北地震学报,Vol.4,No.4,1982。

[31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地震监测与预报方法清理成果汇编,地磁、地电分册,地震出版

       社,1988。

 

参 考 资 料

1)国务院文件,国发[1974]69号,国务院批转中国科学院关于华北及渤海地区地震

    形势的报告,1974. 6. 30。

2)吴开统、焦远碧、郑大林,迁安厂址受唐山强震序列的影响,1985(待发表)。

3)大地形变清理攻关第八课题组,第五专题报告(短水准短基线对大震前兆显示能力的评价),

    1985.4

4)重力清理攻关组,重力清理攻关研究报告,重力测量在地震预报中的作用和问题,

   1984. 11。

5)天津市地震局水化实验室,利用地下水化学预报地震的初步探讨,地震地球化学文集,

    一九七八年全国水化专业会议资料汇编,国家地震局科研处,1979。

6)张炜,地下水化学组分变化与地震,地震预报研究,第一辑,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1986。

7)大地形变测量清理攻关第八课题组,短水准、短基线监测能力和预报能力的评价,

    1985. 12。

8)贾化周等,唐山地震地下水位趋势异常分析,地下水预报地震选辑(2),河北省地震局,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