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5 Bbnormal situations of the M6.9 Ninghe earthquake
序号 |
观测 项目 |
台站或观测区 |
分析方法 |
异常判据及观测误差 |
震前异常起止时间 |
震后变化 |
最大幅度 |
震中距(km) |
异常类别 |
图号 |
异常特点及备注 |
1 |
地震窗 |
红山 |
邢台月频度 |
显著高值 |
1976.10 |
正常 |
|
|
BⅢ |
小震频度增高 |
|
2 |
地震窗 |
林县 |
林县月频度 |
显著高值 |
1976.8-9 |
下降 |
|
|
BⅢ |
小震频度增高 |
|
3 |
地下水位 |
宁河�l 口井 |
瞬时值 |
突变上升 |
震前2小时 |
继续突升 |
25cm |
12 |
CⅠ |
临震突变 |
|
4 |
水氡 |
塘沽井 |
日值曲线 |
幅度超常 |
1976.11.5-11.12 |
正常动态 |
5.6×103Bq/m3 |
48 |
CⅡ |
多点高值 |
|
5 |
二氧化碳 |
津2井 |
五日均值 |
大幅度上升 |
1976.9.中-11中 |
正常动态 |
+20% |
53 |
BⅡ |
正异常,恢复后发震 |
|
6 |
视电阻率 |
宝坻 |
五日均值 |
下降变化 |
1976.8.初一 |
回升 |
-2.6% |
60 |
BⅡ |
下降-转平,震后回升 |
|
7 |
温泉流量 |
遵化温泉 |
日值曲线 |
流量显著增加 |
1976.11.初-11中 |
正常 |
+10L/s |
90 |
CⅢ |
流量增大,恢复后发震 |
|
8 |
视电阻率 |
徐庄子 |
五日均值 |
幅度>2% |
1976.9.25- |
正常 |
-4.8% |
100 |
BⅡ |
下降-恢复型异常 |
|
9 |
水氡 |
廊坊 |
连续自记 |
变幅较大 |
1976.11.12-13 |
正常动态 |
1.5×103Bq/m3 |
102 |
CⅡ |
正异常 |
|
10 |
水氡 |
管庄 |
瞬时值 |
突跳 |
震前3天- |
继续处于高值 |
+50% |
128 |
CⅡ |
临震高值突跳 |
|
11 |
水氡 |
兴济 |
日值曲线 |
突跳 |
1976.11.14 |
正常 |
6.7×103Bq/m3 |
132 |
CⅡ |
正负突跳 |
|
12 |
二氧化碳 |
北京万泉庄 |
日值曲线 |
突变 |
1976.10.下旬- |
继续一段突变 |
8倍 |
135 |
CⅢ |
突变上升 |
|
13 |
溶解H2 |
北京光华厂 |
日值曲线 |
突变 |
1976.10.下旬- |
继续一段突变 |
4倍 |
150 |
CⅢ |
突变上升 |
|
14 |
水氡 |
雄县 |
日值曲线 |
高值 |
1976.10.8-11.10 |
正常动态 |
+66% |
155 |
BⅡ |
正异常中夹带有正常值 |
|
15 |
地磁 |
武汉-白家疃 |
日总变化量 |
连续正值 |
1976.8.15-10.3 |
正常 |
1.4nT |
|
BⅡ |
持续偏离基线一侧 |
|
16 |
油井产量 |
渤海某油井 |
日值曲线 |
大幅度下降 |
1976.10.下旬- |
迅速上升恢复 |
|
|
CⅢ |
负异常 |
|
17 |
应力(电感) |
锦州 |
日均值曲线 |
形成正异常 |
1976.10.21-11.5 |
正常动态 |
+150μH |
340 |
CⅢ |
上升-下降,正异常 |
Table 6 Bbuormal situatious of the M6.3 Ninghe earthquake
序号 |
观测项目 |
台站或观测区 |
分析方法 |
异常判据及观测误差 |
震前异常起止时间 |
震后变化 |
最大幅度 |
震中距(km) |
异常类别 |
图号 |
异常特点及备注 |
1 |
二氧化碳 |
津2井 |
五日均值 |
大幅度上升 |
1977.3.初- |
下降恢复 |
+20% |
52 |
BⅡ |
上升-高值平稳,发震 |
|
2 |
视电阻率 |
宝坻 |
五日均值 |
变幅>2% |
1977.4.5- |
继续下降后回升 |
-2% |
60 |
BⅡ |
下降过程中发震 |
|
3 |
水氡 |
廊坊 |
日值 |
明显上升 |
1977.5.2- |
逐渐下降 |
+13% |
100 |
CⅡ |
正异常 |
|
4 |
水氡 |
兴济 |
日值 |
高值突跳 |
1977.5.10 |
正常 |
+42% |
130 |
CⅢ |
临震突跳 |
|
5 |
逸出气氡 |
北京海淀菜站浅井 |
日值 |
突升 |
震前15天- |
继续高值后下降 |
11倍 |
136 |
CⅢ |
突升-高值-下降 |
|
6 |
地磁 |
武汉-白家疃 |
日幅差变化量 |
持续正值 |
1977.2.1-4.13 |
正常 |
1.2nT |
|
BⅢ |
持续偏离基线一侧 |
Table 7 Bbnormal situations of the M5.5 Ninghe earthquake
序号 |
观测项目 |
台站或观测区 |
分析方法 |
异常判据及观测误差 |
震前异常起止时间 |
震后变化 |
最大幅度 |
震中距(km) |
异常类别 |
图号 |
异常特点及备注 |
1 |
地震频度 |
唐山震区 |
余震频度曲线 |
显著下降 |
1977.10.20-11.22 |
正常 |
|
|
BⅡ |
下降-恢复后发震 |
|
2 |
b值 |
唐山震区 |
余震滑动b值 |
显著上升 |
1977.10.31-11.22 |
正常 |
|
|
CⅡ |
上升-恢复后发震 |
|
3 |
水位 |
双桥 |
日均值 |
急升转缓降 |
1977.9.初-10底 |
正常动态 |
60cm |
10 |
BⅠ |
正异常,“蠕变水位” |
|
4 |
水氡 |
芦台农场 |
日值 |
高值突跳 |
1977.11.22-25 |
正常 |
+45% |
30 |
CⅡ |
突跳型高值异常 |
|
5 |
水氡 |
塘沽 |
日值 |
高值突跳 |
1977.11.25 |
正常 |
+25% |
45 |
C?Ⅱ |
单点突跳 |
|
6 |
水位 |
宁河�l口 |
日均值 |
明显下降 |
1977.9.中-11.中 |
正常动态 |
10cm |
45 |
BⅡ |
负异常,震前恢复 |
|
7 |
水位 |
军粮城 |
日均值 |
明显下降 |
1977.9.中-11.中 |
正常动态 |
20cm |
50 |
BⅡ |
负异常,震前恢复 |
|
8 |
水位 |
霍庄 |
日均值 |
明显下降 |
1977.9.中-11.中 |
正常动态 |
12cm |
60 |
BⅡ |
负异常,震前恢复 |
|
9 |
水位 |
白塘口 |
日均值 |
明显下降 |
1977.9.中-11.中 |
正常动态 |
24cm |
65 |
BⅡ |
负异常,震前恢复 |
|
10 |
二氧化碳 |
津2井 |
日值 |
显著上升 |
1977.9.下旬-11.初 |
正常动态 |
50% |
66 |
BⅡ |
正异常,恢复-平静,发震 |
|
11 |
气体总量 |
津2井 |
日值 |
显著上升 |
1977.10.中-11.中 |
正常动态 |
+10ml/l |
66 |
BⅡ |
正异常,震前恢复 |
|
12 |
二氧化碳 |
津棉4井 |
日值 |
大幅度突升 |
1977.10.下旬-11.初 |
正常动态 |
+4ml/l |
70 |
CⅡ |
突发异常,平静半月后发震 |
|
13 |
水氡 |
蓟50井 |
五日均值 |
显著上升 |
1977.10.上旬-11.下旬 |
继续下降后恢复 |
33% |
80 |
BⅢ |
正异常 |
|
14 |
视电阻率 |
宝坻 |
五日均值 |
显著下降 |
1977.8-11.下旬 |
正常动态 |
-2% |
82 |
BⅡ |
负异常,恢复后发震 |
|
15 |
水氡 |
河西务1井 |
日值 |
明显上升 |
1977.11.7- |
12月1日后正常 |
+26% |
115 |
CⅡ |
正异常 |
|
16 |
应力(电感) |
昌黎 |
日均值 |
大幅度突变 |
1977.11.18- |
值偏高,有突跳 |
+70μH |
118 |
CⅢ |
突跳上升 |
|
17 |
水氡 |
兴济 |
日值 |
高值突跳 |
1977.11.24 |
正常变化 |
+26% |
126 |
CⅡ |
单点突跳 |
|
18 |
地磁 |
武汉-白家疃 |
日幅差变化量 |
持续正值 |
1977.8.6-10.4 |
正常 |
1.2nT |
|
BⅢ |
持续偏离基线一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