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异常情况登记表

Table 4  Summary table of precursory anomalies

序号

观测项目

台站或观测区

分析方法

异常判据及观测误差

震前异常起止时间

震后变化

最大幅度

震中距/km

异常类别

图号

异常特点及备注

1

地震频度

宁夏南部地区35°~37°40′N 104°30′~107°E

M-t N-t累积频度

缺震$低于正常值偏离正常值

1987.1~

异常继续

 

 

A

12

13

14

西海固地区年平均发生ML 4.0~4.9地震1.2次;3.0~3.9级地震7.8次。但该地区自1987年1月至1989年10月无4级以上地震发生;3级多地震仅发生了3次,地震活动强度和频度明显偏低

2

空区

宁夏南部地区35°40′~36°40′N 105°30′~106°30′E

固原震情窗口频度扫描

低于正常值

1988.2~

恢复正常

 

 

A

15

固原震情窗口年频度自1988年开始,处于1966年以来的最低值,此窗口以前出现的低值,分别对应了1970年西吉5.1级地震和1982年海原5.5级地震

宁夏南部地区35°40′~37°40′N 104°40′~107°E

震中分布

空区

1986.6~1990

空区消失

 

 

A

16

地震发生在该空区的外围,空区长轴100 km,方向NW短轴长60 km,空区面积为2万 km2

3

波速比

宁夏南部邻区35°~37°40′N 104°40′~107°E

波速比

低于1.73正常值

1985.5~

异常未恢复

 

 

A

17

 

4

视电阻率

固原

整点值

2σ=2.582σ=0.88

1989.10.20~

1989年11月10日后恢复正常

-16.03  9.70

6

C

18

固原地电台共有7个测道。震前600m、1000m,SN向电阻率,从1989年10月19日开始出现突跳,其中600m为负向,1000m为正向,震后恢复正常

5

视电阻率

西吉

日均值整点值

突升、突降震前测值不稳

1989.8.4~1989.10.23

恢复正常

0.05

0.2

48

B

19

NW40°测向自1989年8月4日由7.78的水平突伤到7.83,10月23日恢复 正常。11月2日NW40°、NE75°两侧道均出现突跳、震前测值不稳现象 注:①为NW40°测向、②为NE75°测向

6

视电阻率

1989.11.1~1989.11.2

C

7

自然电位

固原

五日均值

2倍均方差2σ=2.18

1989.6.15~1989.11.10

未恢复

-18.1

6

DB

20

1989年6月中旬出现趋势下降,在低值水平上发震

8

流动重力

宁夏南部固原―开城

段差

2倍均方差 2σ=37.28

1989年两期结果

恢复

40微伽

20

B

21

上升

9

重碳酸根离子

固原

日均值

突升、震后突降

1989.9.20~

1989年9月2日恢复

25mg/L

20

DC

22

1989年9月20日突升,震后当天复测恢复震前资料较短,变化可靠

10

氯离子

固原

日均值

趋势上升震后突降

1989.10.1 1989.11.2

恢复

114mg/L

20

DC

23

1989年10月1日趋势上升,震后当天复测恢复。震前资料较短,变化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