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重庆市江北5.4级地震异常情况登记表
Table 5 Summary table of precusory anomalies
序号 |
观测项目 |
台站或观测区 |
分析方法 |
异常判据及观测误差 |
震前异常起止时间 |
震后变化 |
最大幅度 |
震中距/km |
异常类别 |
图号 |
异常特点及备注 |
1 |
前震活动 |
29°30′~30°30′N
106°00′~107°30′E |
衰减系数P值 |
P<1.0 |
1989.9~11.20 |
仍偏小 |
0.3 |
|
BⅡ |
9月9日3.7级、3.8级地震具双震性质;震前9月9日至11月20日应变释放曲线在多年平稳的背景上陡升 |
|
|
|
|
应变释放 |
持续增加 |
|
逐渐转平 |
|
|
|
|
|
2 |
地磁(总强度) |
重庆台 |
月均值线性拟合改正曲线,成都和重庆台测值的相关分析 |
超2倍均方方差,结合形态分析 |
1989.3 |
恢复 |
-26.0nT |
68 |
AⅡ |
属中期负异常,回升至高值下降过程中发震。文献[4] |
|
3 |
地倾斜 |
重庆南温泉台 |
月均值(EW)分析 |
历年形态比较 |
1989.2~8 |
恢复 |
1″ |
68 |
AⅡ |
月均值负异常,整点值的临震畸变 |
|
4 |
|
|
整点值(NS)分析 |
整点值波形畸变 |
1989.11.14~11.18 |
|
80毫秒 |
|
CⅡ |
|
|
5 |
温泉流量 |
重庆北温泉(三角池) |
日值分析 |
流量陡增 |
1989.9.10 |
逐渐恢复 |
34、64(L/s) |
40 |
BⅢ |
未纳入台网群测点,9月10日随流量增大,池水变浑浊,引用此资料仅作参考,与同期统景地区频繁的小震活动有关。文献[5] |
|
6 |
宏观 |
Ⅶ度和Ⅵ度区内 |
宏观调查 |
动物习性异常 |
1989.11.10~20 |
消失 |
|
20 |
CⅡ |
猪翻圈乱跳7起,鸡、鸭、鹅异常6起,狗哭1起,猫、鼠、蛇鱼各1、1、2和1起。1~10天占总数45%;1天内占总数35%;2小时内占总数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