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异常情况登记表
Table 5 Summary table of precursory anomalies
序号 |
异常 项目 |
台站或 观测区 |
分析 方法 |
异常判据及观测误差 |
震前异常 起止时间 |
震后 变化 |
最大 幅度 |
震中 距/km |
异常 类形 |
图号 |
异常特点 及备注 |
1 |
震群 活动 |
25°~ 26°N, 116.5°~117.5°E |
地震活 动指标 |
h<1.0 k>0.7 |
1997.2~4 |
正常 |
h=0.13 k=0.89 |
|
BⅡ |
|
1997年2~4月份发生3.5级震群,计算其h值为0.13 |
2 |
地震 频度 |
25°~ 26°N, 116.5°~117.5°E |
ML1.7~3.5地震月频度 |
N≥8 |
1997.4~5 |
异常 |
16次 |
|
BⅠ |
震前3个月开始,震区地震频次明显趋势增强,震前1个月加速 |
续表
序号 |
异常 项目 |
台站或 观测区 |
分析 方法 |
异常判据及观测误差 |
震前异常 起止时间 |
震后 变化 |
最大 幅度 |
震中 距/km |
异常 类形 |
图号 |
异常特点 及备注 |
3 |
应变 释放 |
25°~ 26°N, 116.5°~117.5°E |
蠕变曲线 |
加速 |
1997.4~5 |
异常 |
约3.5×105J1/2 |
|
BⅠ |
震前3个月蠕变曲线开始出现加速异常 |
|
4 |
短水准 |
天马 |
日变 曲线 |
超限 (双倍均方差) |
1996.2~12 |
正常 |
±0.6mm |
132 |
AⅡ |
首先出现异常,之后趋势上升转为正常 |
|
1997.3~4 |
正常 |
-0.5mm |
132 |
BⅡ |
1个月内出现两次异常,恢复正常值后发震 |
||||||
5 |
地磁 总强度 |
永安 |
月均值 |
超限 (双倍均方差) |
1996.1~8 |
正常 |
+8.9nT |
50 |
AⅡ |
出现正异常,之后开始趋势下降,并发震 |
|
日测值 |
1997.4~5 |
正常 |
-8.1nT |
50 |
CⅡ |
出现两次异常之后,迅速恢复并发震 |
|||||
6 |
钙离子 |
泉州 |
月测值 |
超限 (双倍均方差) |
1996.6~ 1997.8 |
异常 |
+10.5 mg/L |
160 |
AⅢ |
震后效应异常幅度比震前更大 |
|
7 |
氟离子 |
安溪 |
月测值 |
超限 (双倍均方差) |
1996.7~ 1997.5 |
正常 |
+0.9 mg/L |
125 |
AⅡ |
震前异常持续较长,震后异常恢复 |
|
8 |
钙离子 |
华安 |
月测值 |
超限 (双倍均方差) |
1996.11~ 1997.8 |
异常 |
+5.7 mg/L |
71 |
AⅢ |
震前异常持续较长,震后仍然异常,幅度更大 |
|
9 |
水氡 |
华安 |
月均值 |
超限 (双倍均方差) |
1996.3~12 |
正常 |
+7Bq/L |
71 |
AⅡ |
正异常后迅速下降出现异常,之后迅速恢复并发震 |
|
10 |
水位 |
南靖 |
月均值 |
高值 异常 |
1997.3~7 |
异常 |
约4m |
115 |
BⅢ |
震前趋势上升,震后水位继续异常升高 |
|
11 |
水位 |
永安 |
月均值 |
低值 异常 |
1996.6~ 1997.5 |
异常 |
约1m |
50 |
AⅡ |
降雨量高水平,水位却出现低值反相关异常 |
|
12 |
二氧 化硅 |
漳州 |
月测值 |
超限(双倍均方差) |
1996.6~ 1997.8 |
正常 |
-7mg/L |
132 |
AⅡ |
出现1990年以来最大的异常,开始恢复后发震 |
|
13 |
宏观 现象 |
陶园岭 |
动物习性观察 |
牛 |
违反正 常习性 |
震前 |
正常 |
<50 |
CⅡ |
|
冲出栏门乱跑 |
张家山 |
老鼠 |
震前 |
到处乱窜 |
||||||||
赤水镇 |
猪 |
震前 |
不吃食,跳栏 |
||||||||
姑田镇 |
兔子 |
震前 |
乱蹦乱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