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异常情况登记表
Table5 Summary table of precursory anomalies
序 号 |
异常 项目 |
台站或 观测区 |
分析 方法 |
异常判据及 观测误差 |
震前异常 起止时间 |
震后 变化 |
最大 振幅 |
震中 距/km |
异常 类别 |
图号 |
异常特点 及备注 |
1 |
4级 地震 背景 条带 |
华北地区 30°~ 42°N, 110°~ 125°E |
震中分 布图 |
集中成带 (ML≥4.0) |
1992.1.1~ 1995.7.31 |
|
|
|
LⅠ |
[1] 4.4a |
沿构造呈条带分布 |
2 |
4级 地震 孕震 条带 |
华北地区 30°~ 42°N, 110°~ 125°E |
震中分 布图 |
集中成带 (ML≥4.0) |
1995.7.1~ 1998.1 |
|
|
|
AⅠ |
[1] 4.4b |
沿张家口-渤海地震带近东西向分布 |
3 |
地震 空区 |
首都圈 地区 38.5°~ 41°N, 113°~ 120°E |
震中分 布图 (ML≥2.7) |
空区内外度比增大,空区外应变释放加速 |
1996.1~ 1998.1.10 |
|
|
|
AⅡ |
[1] 4.5 |
空区长轴250km,北东东向,持续2年 |
4 |
大同震情窗 |
大同余 震区 |
时序 曲线 (ML≥ 0.0) |
大同震区月均值高达43次,明显增加 |
1997.12.1~ 12.10 |
|
|
|
BⅠ |
[1] 4.6 |
|
5 |
尾波 Q值 |
38.5°~41°N, 112°~115°E |
时序 曲线 (ML≥ 2.0) |
Q值升高 |
1997.1~ 1998.2 |
|
|
|
AⅡ |
[1] 4.7 |
|
6 |
波速比 |
京西北 地区 |
时序 曲线 (ML≥ 2.0) |
<1.66 |
1997.10 |
震后 恢复 |
|
|
BⅡ |
[1] 4.8 |
|
7 |
缺震 |
36°~ 43°N, 113°~120°E |
时序曲线(ML≥3.0) |
3个月平均Mmax≤4.0 |
1997.7~12 |
|
|
|
AⅡ |
|
|
8 |
流动 水准 |
小水峪 |
观测值 曲线 |
相对变化 幅度增大 |
1994.12~ 1997.10 |
逐渐 恢复 |
张2.0mm |
123 |
AⅡ |
[1] 5.12 |
1996年11月转折 |
9 |
流动 水准 |
狼山 |
观测值 曲线 |
相对变化 幅度增大 |
1994.7~ |
趋势变化继续发展 |
压2.5mm |
142 |
AⅡ |
[1] 5.12 |
|
10 |
流动 水准 |
张山营 |
观测值 曲线 |
相对变化 幅度增大 |
1995.5~ 1997.7 |
震后3个月恢复 |
张1.5mm |
147 |
AⅡ |
[1] 5.12 |
1995年11月异常转折 |
续表
序 号 |
异常 项目 |
台站或 观测区 |
分析 方法 |
异常判据及 观测误差 |
震前异常 起止时间 |
震后 变化 |
最大 振幅 |
震中 距/km |
异常 类别 |
图号 |
异常特点 及备注 |
11 |
流动 水准 |
沿河城 |
观测值曲线 |
相对变化 幅度增大 |
1997.7~ 1998.1.25 |
恢复 |
张1.5mm |
166 |
BⅠ |
[1] 5.21 |
1997年12月异常转折 |
12 |
流动 水准 |
南口 |
观测值曲线 |
相对变化 幅度增大 |
1994.7~ |
逐渐 恢复 |
压6.0mm |
180 |
AⅡ |
[1] 5.12 |
|
13 |
流动 水准 |
密云 |
观测值曲线 |
相对变化 幅度增大 |
1994.8~ |
趋势变化继续发展 |
压1.5mm |
230 |
AⅡ |
[1] 5.12 |
1995年6月异常转折 |
14 |
流动 基线 |
大灰厂 (斜交) |
观测值曲线 |
相对变 化幅度 |
1991.12~ |
震后无显著变化 |
反扭6mm |
206 |
LⅡ |
[1] 5.22 |
1996年6月异常转折 |
15 |
流动 基线 |
张家台 (斜交) |
观测值曲线 |
相对变 化幅度 |
1996.7~ |
震后无显著变化 |
顺扭2.5mm |
248 |
AⅡ |
[1] 5.23 |
1998年5月异常转折 |
16 |
流动 基线 |
京西区域应变场39.5°~ 40.5°N, 115°~116°E |
短边测距网计算结果曲线 |
相对变 化幅度 |
1995.5~ 1998.4 |
逐渐 恢复 |
2×10-6 |
|
AⅡ |
[1] 5.5 |
1996年10月异常转折 |
17 |
流动 基线 |
京西试验场 |
短边测距网计算结果曲线 |
相对变 化幅度 |
1993.5~ 1998.4 |
逐渐 恢复 |
3.2×10-6 |
|
AⅠ |
[1] 5.24 |
1995年4月异常转折 |
18 |
水平摆倾斜 |
张家口(NS)
(EW) |
周期 滤波 |
2倍中误差 |
1995.1~ 1997.6
1995.3~ 1998.1 |
逐渐 恢复 |
500×10-6(″)
500×10-6(″) |
58 |
AⅡ |
[1] 5.13 |
1995年7月加速,1997年3月转折。 1997年8月加速,1996年6月转折 |
19 |
水管 倾斜 |
张家口(EW) |
周期
|
2倍中误差 |
1997.6~ 1998.1 |
未恢复 |
330×10-6(″) |
58 |
AⅡ |
[1] 5.14 |
|
20 |
水平摆倾斜 |
宝昌(NS) |
月均值拟合分析 |
2倍中误差 |
1996.7~ |
|
0.17″ |
123 |
AⅡ |
[1] 5.16 |
年周期变化改变 |
21 |
石英摆倾斜 |
赤城(NS) |
周期 滤波 |
2倍中误差 |
1996.5~ 1997.12 |
未恢复 |
500×10-6(″) |
129 |
AⅡ |
[1] 5.15 |
|
22 |
伸缩仪 |
香山 |
日、月均值曲线 |
相对变 化幅度 |
1994.1~ 1998.1 |
未恢复 |
5.97mm |
203 |
AⅡ |
[1] 5.17 |
1997年1月转折 |
23 |
短水准 |
易县 (NS)
(EW)
|
周期 滤波 |
2倍中误差 |
1997.12.22~ 1998.1.10 1997.12.9~ 1998.1.24 |
恢复 |
+0.4mm
-0.4mm
|
214 |
CⅡ |
[56] |
|
续表
序 号 |
异常 项目 |
台站或 观测区 |
分析 方法 |
异常判据及 观测误差 |
震前异常 起止时间 |
震后 变化 |
最大 振幅 |
震中 距/km |
异常 类别 |
图号 |
异常特点 及备注 |
24 |
定点 水准 |
兴隆(NS) |
周期 滤波 |
2倍中误差 |
1996.8~ |
逐渐 恢复 |
0.6mm |
278 |
AⅡ |
[1] 5.19 |
年周期变化消失,震后 恢复 |
25 |
体应变 |
张家口 |
观测值曲线 |
相对变化 幅度增大 |
1996.7~ 1997.9 |
恢复 |
2.7×10-5 |
58 |
AⅡ |
[1] 5.29 |
|
26 |
体应变 |
怀来 |
观测值曲线 |
相对变化 幅度增大 |
1997.11~ |
恢复 |
6.0×10-6 |
126 |
CⅡ |
[1] 5.30 |
|
27 |
体应变 |
昌平 |
观测值曲线 |
相对变化 幅度增大 |
1997.4~ 1998.2 |
趋势 未变 |
5.0×10-6 |
185 |
AⅡ |
[1] 5.31 |
|
28 |
体应变 |
东三旗 |
观测值曲线 |
相对变化 幅度增大 |
1998.1~ |
恢复 |
6.0×10-8 |
213 |
CⅡ |
[1] 5.31 |
|
29 |
体应变 |
顺义 |
观测值曲线 |
相对变化 幅度增大 |
1995.9~ 1998.3 |
1998年3月恢复 |
0.9×10-5 |
220 |
AⅡ |
[1] 5.31 |
1997年4月加速,1997年12月28日转折 |
30 |
体应变 |
涞水 |
观测值曲线 |
相对变化 幅度增大 |
1996.11~ |
趋势 下降 |
4.0×10-5 |
223 |
AⅡ |
[1] 5.31 |
1997年4月加速,1997年12月28日转折 |
31 |
体应变 |
大兴 |
观测值曲线 |
相对变化 幅度增大 |
1997.5~ 1998.3 |
1998年3月恢复 |
3.9×10-5 |
230 |
AⅡ |
[1] 5.31 |
1997年4月加速,1998年1月3日转折 |
32 |
流动 重力 |
北京测网 |
重力平面图 |
等值线梯度 |
1996.5 |
|
48×10-8 m/s2 (施庄) |
|
AⅡ |
[1] 5.7 |
1997年5月转折 |
33 |
流动 重力 |
华北火 车网 |
观测值曲线 |
相对变 化幅度 |
1993.9~ 1997.11 1992.5~ 1997.1 |
恢复 |
73×10-8 m/s2 (张家口) 98×10-8 m/s2 (大同) |
|
LⅡ |
[1] 5.9 |
1996年5月转折 1994年5月转折 |
34 |
流动 重力 |
昌平- 果庄 |
重力段差变化图 |
相对变 化幅度 |
1992.12~ 1996.8 |
|
31×10-8 m/s2 |
|
LⅡ |
[1] 5.28 |
1993年12月转折 |
35 |
流动 重力 |
北辛堡-怀来 |
重力段差变化图 |
相对变 化幅度 |
1997.3~ 1998.1 |
|
33×10-8 m/s2 |
|
AⅡ |
[1] 5.28 |
1997年12月转折 |
36 |
地电 阻率 |
阳原 (N22°E) |
月均值滑动平均误差分析 |
0.6% |
1997.8.4~ 9.6 |
|
-1.3% |
109 |
BⅡ |
[1] 7.3 |
河北省地震局1998年度会商会议上曾作为预测依据之一 |
37 |
地电 阻率 |
宝昌 (NS) (EW) |
月均值滑动平均误差分析 |
1.0%
1.2% |
1994.12~ 1998.1 1997.7~ 1998.1 |
|
-3.1%
-0.9% |
123 |
AⅡ |
[1] 7.3 |
1997年7月加速 |
续表
序 号 |
异常 项目 |
台站或 观测区 |
分析 方法 |
异常判据及 观测误差 |
震前异常 起止时间 |
震后 变化 |
最大 振幅 |
震中 距/km |
异常 类别 |
图号 |
异常特点 及备注 |
38 |
地电 阻率 |
大同 (NS) (EW) |
月均值滑动平均误差分析 |
0.9%
2.3% |
1997.3~ 1998.1 1996.5~ 1998.1 |
|
+1.1%
+4.2% |
141 |
AⅡ |
[1] 7.3 |
1997年9月加速 |
39 |
地电 阻率 |
平谷 (NS) (EW) |
月均值滑动平均误差分析 |
0.8% 0.8% |
1996.2~1998.1 1996.12~1998.1 |
|
+1.2%
+1.4% |
256 |
AⅡ |
[1] 7.3 |
|
40 |
流动 地磁 |
山西北部流磁(DF) |
观测值曲线 |
相对变化幅度 |
1994.7~ 1997.4 |
|
-20.4nT ~-6.6nT |
|
AⅡ |
[1] 7.5 |
包括西坪、浑源、广灵、应县、阳高、繁峙等台站 |
41 |
地磁低点位移 |
全国台网54个台站 |
低点偏离平面图 |
低点偏离>1.5小时 |
1997.12.17~12.19 |
震后 消失 |
≥2小时 |
|
CⅠ |
[1] 7.6 |
|
42 |
地磁垂直分量响应比 |
华北北部地磁台站 |
响应比等值线平面图 |
等值线密集区为异常区 |
1997.12.3~1998.1.2 |
|
7.5nT 呼和浩特 |
|
CⅡ |
[1] 7.7 |
|
43 |
电磁波 |
怀来 (EW) (NS) |
原始记录图分析 |
正常背景下的脉冲信号 |
1997.8.14~1998.1.10 |
震后 消失 |
2764 s・mV/m 46 s・mV/m |
129 |
BⅡ |
[1] 7.8 |
震前出现7次异常 |
44 |
地下 水位 |
内蒙兴和 |
日均值曲线 |
水位动 态改变 |
1995.7~ 1997.12 |
在高值上发展 |
上升 2.0m |
43 |
AⅡ |
[1] 6.1b 6.14d |
1997年7月转折 |
45 |
地下 水位 |
内蒙三 号地 |
日均值曲线 |
水位动 态改变 |
1995.7~ 1997.12 |
在高值上发展 |
上升 2.3m |
108 |
AⅡ |
[1] 6.1a |
1997年5月转折 |
46 |
地下 水位 |
北京五 里营 |
日均值曲线
整时值曲线 |
趋势动 态改变 日变幅 度增大 |
1996.1.10~
1997.9.18~ |
逐渐 恢复 |
上升8cm
≥20cm |
153 |
AⅡ (BⅡ) |
[1] 6.1f 6.14a |
1997年9月18日开始日变脉冲幅度加大,脉冲次数增多,1997年12月18日转折 |
47 |
地下 水位 |
通县马头 |
月均值曲线 |
年动态规 律改变 |
1997.5.13~12.2 |
逐渐 恢复 |
1.5~2m |
260 |
AⅡ |
[1] 6.7e |
1997年12月1日转折 |
48 |
地下 水位 |
天津高村 |
日均值曲线 |
下降速率变小<35mm/a |
1995.5.1~ 1997.10 |
逐渐 恢复 |
<35 mm/a |
273 |
AⅡ |
[1] 6.1h |
|
49 |
地下 水位 |
河北万全 |
日均值曲线 |
下降速 率加大 |
1997.6~ |
逐渐 恢复 |
-1.35 mm/a |
42 |
AⅡ |
[1] 6.7a |
|
50 |
地下 水位 |
内蒙丰镇 |
日均值曲线 |
水位阶 变上升 |
1997.11.8~1998.2.12 |
逐渐 恢复 |
+40mm |
123 |
BⅡ |
[1] 6.11 |
|
续表
序 号 |
异常 项目 |
台站或 观测区 |
分析 方法 |
异常判据及 观测误差 |
震前异常 起止时间 |
震后 变化 |
最大 振幅 |
震中 距/km |
异常 类别 |
图号 |
异常特点 及备注 |
51 |
地下 水位 |
大兴杨堤 |
整时值曲线 |
水位脉冲 |
1997.8.6~10.19 |
逐渐 恢复 |
28cm |
230 |
BⅡ |
[1] 6.7f |
异常期间水位日变幅度突然加大,1997年9月30日转折 |
52 |
地下 水位 |
北京塔院 |
月均值曲线 |
年动态规 律改变 |
1997.7~ 12 |
逐渐 恢复 |
下降 2.5m |
222 |
BⅡ |
[1] 6.7c |
|
53 |
地下 水位 |
天津河 西务 |
月均值曲线 |
年动态规 律改变 |
1997.6.25~12.13 |
逐渐 恢复 |
2.5~3m |
276 |
AⅡ |
[1] 6.7d |
1997年12月3日转折 |
54 |
水氡 |
怀来4 |
月均值曲线 |
低值异常 |
1996.4~ |
保持 低值 |
-15.1 Bq/L |
134 |
AⅡ |
[1] 6.2f |
|
55 |
水汞 |
怀来4 |
观测值曲线 |
测值突跳 |
1997.8.18~11.25 |
恢复 |
4130 ng/L |
134 |
BⅡ |
[1] 6.9a |
|
56 |
气汞 |
北京白浮 |
观测值曲线 |
测值起伏 幅度增大 |
1997.9~ 12 |
恢复 |
9ng/L |
190 |
BⅠ |
[1] 6.13b |
|
57 |
二氧 化碳 |
怀来 |
观测值曲线 |
破年变 突升 |
1997.9~ 1998.4 |
逐渐 恢复 |
11mg/d |
131 |
BⅠ |
[1] 6.13a |
|
58 |
水温 |
五里营 |
日均值曲线 |
趋势下降 |
1996.1~ |
震时 突升 逐渐 恢复 |
0.07℃ |
153 |
AⅡ |
[53] |
1996年1月与水位反向变化 |
59 |
水温 |
三马坊 |
整点值曲线 |
日变幅 度增大 |
1997.11.29~ 12.11 |
恢复 |
突升 0.012℃ |
101 |
CⅡ |
[1] 6.12a |
|
60 |
水温 |
塔院 |
整点值曲线 |
突升 |
1997.12.27~1998.1.3 |
恢复 |
上升 0.0013℃ |
222 |
CⅡ |
[1] 6.12b |
|
61
|
宏观 异常
|
宣化动物自记观测站 |
小白鼠活动异常 |
减幅为正常的1/2 |
1998.1.5~ 1.10 |
|
|
|
CⅡ |
|
|
沧州动物自记观测站 |
刺猬活动行为 |
惊恐行为,往返活动5次 |
1998.1.10 8�U30 |
|
|
|
CⅡ |
|
在最深冬眠季节,主震前活动5次,至1998年1月13日活动频繁,共146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