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异常情况登记表
Table 4 Abnormal situations
序号 |
观测项目 |
台站或观测区 |
分析方法 |
异常判据及观测误差 |
震前异常起止时间 |
震后变化 |
最大幅度 |
震中距(km) |
异常类别 |
图号 |
异常特点及备注 |
1 |
流动重力 |
杨武-建水(测线沿石屏-建水断裂) |
重力段差图 |
测值下降-回升,下降超过2.5倍中误差 |
1983.6-1985.6 |
正常 |
下降-100×10-6m/s2 |
小于63 |
AⅡ |
杨武-衣泥冲-大桥-石屏测段83年6月后出现下降幅度>2倍中误差的异常变化。84年9月达最低值,回升到接近0线后发生5.3级地震 |
|
2 |
地震频度 |
滇南地区(北纬22.5-24.6°,东经101.5-103.8°) |
月频度图 |
2.3-4.9级地震月频度N≥13次 |
1985.6 |
正常 |
|
|
BⅠ |
1971-1985年,每次5级地震前2-5个月,月频度增高。1985年6月N=13次,间隔2个月后发生5.3级地震 |
|
3 |
地震条带 |
北纬22.5-26°,东经101-104.5° |
M=2.3-4.9级地震震中分布图 |
|
1985.6-8 |
正常 |
|
|
BⅠ |
1985 年 6月,M= 2.3-4.9级地震形成NW向条带,7-8月形成NE向条带,5.3级地震发生在条带交汇处 |
|
4 |
水位 |
曲江 |
日均值图 |
水位下降-回升的完整负异常 |
1985.7.23-9.1 |
正常 |
下降16cm |
45 |
BⅠ |
水位不受降水影响,震前形成41天负异常 |
|
5 |
水位 |
个旧 |
日均值图 |
水位破坏年变形态 |
1985.6.14-7.4 |
正常 |
下降1.9m |
58 |
BⅡ |
水位受降水影响,每年雨季水位上升,10月以后水位下降,而85年6.15-7.4,在水位应上升的时段,实际水位却下降 |
|
6 |
地倾斜 |
个旧 |
日均值及日均值-阶差分图 |
日倾斜量突变,超过2.5倍标准差 |
1985.8.30-9.1 |
正常 |
日变量达0.287" |
58 |
CⅡ |
1985年日倾斜量出现4次突变,其中有三次受个旧日降水量R> 50mm的影响,8.30-9.1 的变化量是正常变化量的3.5倍,但降水量仅 30 mm |
|
7 |
宏观异常 |
震中附近 |
观察
鱼 |
|
震前10-12小时 |
|
|
小于10 |
CⅡ |
|
不进厩 |
乱飞,不进圈 |
|||||||||||
震前6小时 |
在水面上跳 |
||||||||||
|
不进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