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次地震发生在人烟稀少,自然环境条件极差的地区,在等震线的圈定上遇到了许多问题。由于客观条件所限,基本上是按照一些牧业点、居民点的破坏和震感以及一些地震上的现象圈定和推测的。
据青海省地震局的宏观考察结果[1],唐古拉山6.8级地震的宏观震中为34°12′N,92°00′E,即在挪日南川、扎基日保日附近。极震区烈度为Ⅸ度(图3)。下面分述烈度分布特征:
Ⅸ度区:其范围北西起4980
m高程点西侧,南至挪日南川以东地区,长约6 km,宽3
km,呈北60°西方向展布的椭圆形。区内出现大规模的基岩崩塌现象。山脊北坡实地考察发现,山顶至山腰最大坡度虽然只有30°左右,但基岩块体在这次强震过程中,下滚最大距离达650
m,一般在30 m以上。区内的基岩碎块呈北西西向展布,长达6
km。此次考察未能到达主脊南坡现场。地震时出现牛群惊叫、惊逃及牧民摔倒现象。
Ⅷ度区:西起郭仓枪马龙巴,东至扎格走马,长轴20
km,短轴9 km,亦呈椭圆形分布,长轴走向N65°W。
门群一带地震时牧民住的帐蓬强烈抖动,火炉上的水壶中的水泼满地,炉子、烟筒强烈振动并发出有节奏的响声。一户牧民门前两匹马地震时挣脱僵绳惊慌而逃。人员步行困难,头昏恶心,还听到隆隆的地声。
Ⅶ度区:北西方向推测可达战马目基日,南东达90道班以西,呈椭圆形展布,长轴走向N70°W,长轴55
km,短轴宽21 km。门群一带地震时牧民住的帐蓬强烈抖动,一些物品被摔倒在地上。人员行步困难,头昏恶心,还听到隆隆的地声。因该区人员极为稀少,等震线大多是依据相邻两条等震线的展布推测的。
Ⅵ度区:北西到玛章错钦以西的斜日贡日曲,南东达唐古拉乡、90道班以东地区。长轴走向N70°W,长轴长113
km,短轴宽53 km。青藏公路上的托托河为唐古拉乡政府所在地,人口较稠密。据了解,当时室内人员普遍惊逃户外,并有头昏恶心之感;室内电灯大幅度晃动,门窗响动,个别物品滚落到地上。房屋受到轻微的裂缝破坏。
Ⅴ度区:西至乌兰乌拉湖以东,东至子曲河上游,为NWW走向的圆形。长轴走向N70°W,长220
km,短轴宽110 km。区内居民较少,据84道班、93道班职工反映,地震时多数人从梦中惊醒,感觉床来回摆动,门窗
发出响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