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异常情况登记表
Table
4 Summary table of precursory
anomalies
序号 |
观测项目 |
台站或观测区 |
分析方法 |
异常判据及观测误差 |
震前异常起止时间 |
震后变化 |
最大幅度 |
震中距km |
异常类别 |
图号 |
异常特点及备注 |
1 |
地震空区 |
41.7°~42.5°N80.0°~82.0°E |
3级以上地震空间分布 |
长轴100~160
km为6级左右地震空区 |
1980.1~1986.12 |
空区消失 |
|
震中附近 |
LⅠ |
空区长轴走向与断裂走向基本一致 |
|
2 |
缺震 |
拜城周围地区 |
震级-频度 |
明显缺震 |
1980.1~1986.12 |
正常 |
|
震中附近 |
LⅡ |
3~4级地震线性关系较
好,缺少5级以上地震 |
|
3 |
地震活动(时序)分布 |
拜城周围地区 |
4级以上地震M-t图 |
震前地震活动明显平静 |
1980~1986 |
呈逐步增强 |
|
震中附近 |
LⅡ |
震前1980~1984年地震活动尤为平静,1985年开始逐步增强 |
|
4 |
前兆震群 |
拜城台 |
小震震群活动h值分析 |
当h值>1时,为非前兆震群当h<1时,为前兆震群 |
1986.12.5~1987.1.3 |
震群消失 |
最大震级ML 4.1 |
震中附近 |
CⅡ |
h值为0.4,较为明显的前兆震群[1] |
|
5 |
地温 |
黑孜尔台 |
地温日均值 |
温差变化出现突跳 |
1986.11.20~1987.1.5 |
正常 |
4.3℃ |
120 |
LⅡ |
正常年温差不超过1℃,震前出现大幅度突跳 |
|
6 |
定点水准 |
库尔勒台 |
日测值 |
超过3倍中测量误差 |
1987.1.5 |
正常 |
0.6mm |
400 |
DCⅡ |
日测值出现高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