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交专题数据详情 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

2021.1 震裂斜坡破坏致灾演化过程离心机模拟试验数据

  • 2024-4-01
    最新更新时间
  • 151.00MB
    数据量
  • 91
    数据访问量
  • 0
    数据下载量
  • DOI 10.12080/nedc.11.ds.2024.0005
  • CSTR 12166.11.ds.2024.0006

基本信息

汇交时间: 2024-4-04
空间范围:  试验进行与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土工离心机实验室。 
时间范围:  试验时间范围2021年1月5日至2021年1月7日。 
学科分类: 地球科学

数据联系信息

联系人: 庞老师
电    话: 18911325676
邮    箱: datashare@seis.ac.cn
单    位: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地    址: 北京西城区三里河路56号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数据摘要

 土工离心模拟试验是岩土工程和地质工程等领域中最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在室内制作与研究对象成一定比例的小尺寸模型,通过人为施加离心加速度来补偿因模型尺寸缩小而引起的应力损失。对尺寸缩小N倍后的室内模型施加N倍的重力加速度,便可使室内模型获得与原型相似的应力应变过程。通过大型离心模拟试验,对震裂斜坡破坏边界的演化特征、空间展布、介质组成以及抗剪强度取值进行研究,为反倾岩质斜坡的稳定性评价和发展趋势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产生方式

 采用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试验室的TLJ-500型离心试验机(图3-1)作为本次试验设备。该离心机的有效旋转半径为4.5m,最大离心加速度为250g,有效荷载为2000kg,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离心设备之一。采用2#箱体(图3-2)作为模型容器,该模型箱无顶部盖板可固定位移传感器所需的导轨,前部为透明的有机玻璃用于高速摄像机的拍摄,其余四面均为高强度的钢材,模型箱内部尺寸为1.0m(长)×0.6m(宽)×1.0m(高)。 离心模型的设计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含垂层裂隙的反倾层状岩质边坡离心模型设计图 本次试验共布置32个应变片,6个压力传感器、3个压杆位移传感器、1个粒子图像测速系统(PIV)以及1个坡顶视频监控。各测点的布置情况如图1所示。 各传感器参数如下: (1) 应变片 本次离心试验采用BX120-50AA型箔式应变片(图3-4),电阻为120±0.5Ω;敏感栅尺寸为50.0mm(长)×3.0mm(宽);基底尺寸为55.0mm(长)×5.0mm(宽);灵敏系数为2.06±1%;极限应变为20000;使用温度为-20~80℃,并额外定制了7m长的导线。 (2) 压力传感器 采集压力信息的传感器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研发的电压应变式压力传感器(图3-5)。其量程为0~0.5MPa;允许过载为120%FS;使用温度为0~45℃;综合误差为±1%FS;电源供电为6~12VDC。 (3) 位移传感器 采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研发的CW50型差动式位移传感器(图3-6),对离心试验过程中,边坡顶部的沉降量值进行捕捉。该传感器的量程为±25mm;精度为±0.5%FS;供电电压为10VDC;输出电压≤±2VDC;安装尺寸为Φ20mm;并额外定制了7m长的导线。 (4) 粒子图像测速系统(PIV) 采用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试验室的TLJ-500型离心机上吊篮自带的高速摄像头(图3-7),对离心试验过程中模型的变形破坏迹象进行实时记录。 

数据获取方式

数据获取流程

[1] 加入数据订单
[2] 填写数据使用用途
[3] 等待人工审核
[4] 订单审核后下载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