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交专题数据详情 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

2018.8-2018.12北方东部复合造山带500km深地震测深剖面下方地壳P波速结构

  • 2024-4-01
    最新更新时间
  • 766.00KB
    数据量
  • 75
    数据访问量
  • 0
    数据下载量
  • DOI 10.12080/nedc.prj_zdyf.ds00047.2021
  • CSTR 12166.11.nedc.prj_zdyf.ds00047.2021

基本信息

汇交时间: 2024-4-01
空间范围:  空间范围起始点坐标为:119°44'29"E, 43°59'22"N;117°24'42"E, 45°57'59.7"N。 
时间范围:  时间范围不限。 
学科分类: 地球科学

数据联系信息

联系人: 庞老师
电    话: 18911325676
邮    箱: datashare@seis.ac.cn
单    位: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地    址: 北京西城区三里河路56号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数据摘要

 对7个单炮数据开展数据解编、去噪和滤波、震相分析和震相识别、走时反演和正演计算等处理工作,获得地壳上地幔P波速度结构。 

产生方式

  对原始地震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与处理等工作,主要包括:数据解编、去噪和滤波、震相分析和震相识别、走时反演和正演计算等。 深地震测深原始地震资料经处理后,以最高8 Hz的频率滤波、折合速度为6.0 km/s、-5~10 s的时窗,绘制7炮折合地震记录截面图,并进行震相识别,识别出6个震相:Pg、P2、P3、P4、Pm和Pn。 在震相识别和深反射特征的约束基础上,以测线经过地形的最高点高程1500米为零点,建立初始二维地壳模型。正演拟合计算采用基于地震波的渐近射线理论方法,对各炮拾取的到时进行拟合,通过不断修改界面深度和层速度,逐步改进初始二维速度结构;并在同一二维速度结构模型中,逐步完成7炮、每炮5~6个震相的地震波到时拟合,达到满意的程度,限制模型的多解性。射线追踪正演拟合精度为时间误差多数小于0.05秒,最大不超过0.1秒。速度误差控制在0.05 km/s之内,莫霍面深度误差小于1km。最终得到了全地壳速度结构。 

数据获取方式

数据获取流程

[1] 加入数据订单
[2] 填写数据使用用途
[3] 等待人工审核
[4] 订单审核后下载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