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

溪洛渡区域1970-2016年的地震精定位数据库(地震台网)

站内咨询
  • 2025-10-30
    最新更新时间
  • 14.3MB 99947条
    数据量
  • 136
    数据访问量
  • 数据共享方式
    签署协议后提供

数据基本信息

所属分类: 测震数据 ( D11000 )
数据标识: DOI:10.12080/nedc.prj_zdyf.ds00040.2021
CSTR:12166.11.nedc.prj_zdyf.ds00040.2021
空间范围: 数据范围:纬度: 25°40'~31°00',经度: 101°00'~105°30'
时间范围: 1970-2016

数据集制作者信息

制作者: 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
邮   箱: datashare@seis.ac.cn
单   位: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6号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数据摘要

自1970年以来,在溪洛渡库区及邻近地震(纬度:25°40'~31°00', 经度: 101°00'~105°30'),根据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中国地震信息共享平台的地震目录数据, 该区域内共发生地震10万余次,其中:4.0M5.0级地震 469 次,5.0M6.0级地震104 次,6.0M7.0级地震19次,7.0M8.0 级地震2次,最大地震为2008年5月12 日汶川8级特大地震。

数据产生或加工方法

数据通过原始数据(收集购置)。

数据质量说明

来源为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和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记录保存的中国地震台网的监测数据,地震等级基本是 1.5 级以上地震,数据资源为原始数据,未经加工处理。数据筛选收集的依据是地震发震震中定位位于 溪 洛 渡 周 边 较 大 区 域 :( 纬 度 :N25°40.000′~N31°00.000′ , 经 度 :E101°00.000′~E105°30.000′),筛选的数据经过多个专家多人次审核、确认无误。

数据生产者

常廷改,中国水科院抗震中心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重点研发项目:300m级特高坝抗震安全评价与控制关键技术(项目编号:2017YFC0404900)

数据引用方式

溪洛渡区域1970-2016年的地震精定位数据库(地震台网)[EB/OL]. https://data.earthquake.cn,2025.

DOI:10.12080/nedc.prj_zdyf.ds00040.2021

CSTR:12166.11.nedc.prj_zdyf.ds00040.2021

成果反馈

为尊重知识产权、保障数据作者和数据服务提供者的权益,请数据使用者在基于本数据所产生的研究成果(包括项目评估报告、验收报告,以及学术论文或毕业论文等)中标注数据来源和数据作者,按照[引用方式]标注需引用的内容,并将可公开成果提交到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网站(首页用户登陆--成果反馈)。

为更好地了解数据的应用情况,请及时反馈成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