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震例》系列丛书是研究地震和探索地震预测预报的重要科学资料。截止目前,陆续出版了《中国震例》19册,合计收录1966-2020年间发生的354次地震共286个震例总结研究报告。每个报告大体包括摘要、前言、测震台网及地震基本参数、地震地质背景、烈度分布及震害、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和地震主破裂面、观测台网及前兆异常、前兆异常特征分析、应急响应和抗震设防工作、总结与讨论等基本内容。本书是以地震前兆异常为主的系统的、规范化的震例研究成果,文字简明、图表清晰,便于查询、对比和分析研究。
本系列书籍可供地震预测预报、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质、工程地震等领域的科技人员、地震灾害管理专家学者、大专院校师生及关心地震灾害的读者使用和参考。
本系列图书截止目前的出版详情如下:
序号 | 书名 | 主编 | 出版社 | 出版年份 |
---|---|---|---|---|
1 | 中国震例(1966-1975) | 张肇诚 副主编:罗兰格 李海华 陈立德 李宣瑚 |
地震出版社 | 1988 |
2 | 中国震例(1976-1980) | 张肇诚 副主编:罗兰格 李海华 陈立德 李宣瑚 |
地震出版社 | 1990 |
3 | 中国震例(1981-1985) | 张肇诚 副主编:罗兰格 李海华 陈立德 李宣瑚 |
地震出版社 | 1990 |
4 | 中国震例(1986-1988) | 张肇诚 副主编:郑大林 徐京华 |
地震出版社 | 1999 |
5 | 中国震例(1989-1991) | 张肇诚 副主编:郑大林 徐京华 |
地震出版社 | 2000 |
6 | 中国震例(1992-1994) | 陈棋福 副主编:郑大林 车时 |
地震出版社 | 2002 |
7 | 中国震例(1995-1996) | 陈棋福 副主编:郑大林 刘桂萍 李明 |
地震出版社 | 2002 |
8 | 中国震例(1997-1999) | 陈棋福 副主编:郑大林 高荣胜 |
地震出版社 | 2002 |
9 | 中国震例(2000-2002) | 陈棋福 副主编:郑大林 车时 黄蔚北 |
地震出版社 | 2003 |
10 | 中国震例(2003-2006) | 蒋海昆 副主编:付虹 杨马陵 马宏生 |
地震出版社 | 2014 |
11 | 中国震例(2007-2010) | 蒋海昆 副主编:付虹 杨马陵 |
地震出版社 | 2018 |
12 | 中国震例(2011-2012) | 蒋海昆 副主编:杨马陵 付虹 |
地震出版社 | 2018 |
13 | 中国震例(2013) | 蒋海昆 副主编:杨马陵 付虹 |
地震出版社 | 2019 |
14 | 中国震例(2014-2015) | 蒋海昆 副主编:付虹 杨马陵 |
地震出版社 | 2019 |
15 | 中国震例(2016) | 周龙泉 副主编:王琼 易桂喜 |
地震出版社 | 2022 |
16 | 中国震例(2017) | 周龙泉 副主编:易桂喜 王琼 |
地震出版社 | 2022 |
17 | 中国震例(2018) | 邵志刚 常务副主编:宋美卿 副主编:冯志生 吕坚 冯建刚 王博 |
地震出版社 | 2022 |
18 | 中国震例(2019) | 邵志刚 常务副主编:宋美卿 副主编:冯志生 吕坚 冯建刚 王博 |
地震出版社 | 2022 |
19 | 中国震例(2020) | 邵志刚 常务副主编:宋美卿 副主编:冯志生 吕坚 冯建刚 王博 |
地震出版社 | 2022 |
引用方式参考以下规范: 除按照期刊论文书籍等出版物的数据引用要求明确列出数据出版物外,还需要参考以下规范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致谢方式参考以下规范: 中文致谢方式:”感谢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http://data.earthquake.cn)提供数据支撑。 英文致谢方式:Acknowledgement for the data support from " China Earthquake Networks Center, National Earthquake Data Center. (http://data.earthquake.cn)".
按地震事件检索
按出版物检索
国家科技平台相关链接:
国外地震网站相关链接: